欢迎您来到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内涵建设>课程建设> 正文内容

“一师两课”教改公开课系列报道之四十六:第十五周教改公开课评议与综述

  2018年6月4日-6月8日,四个教学单位7位教师分别上了一堂教改公开课。课后,教研室、评委小组对教改公开课进行了公开评议。
  一、教改公开课公开评议
  2018年6月4日(星期一)第5节,文化艺术系王卉老师在2311上了教改公开课,课题为《电脑平面实训》课程中的“图文穿插效果制作”。本次课教学目标设定准确,教学环节清晰,教师示范标准、指导到位,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有效,效果良好。本节课主要内容为PS软件图文穿插效果制作方法及其应用,教师结合学生未来岗位,创设情境“为某鲜花店设计海报”,引出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并适时通过演示讲解图文穿插方法的应用技巧,拓展学生思维,同一任务多重循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教师巡回指导,答疑纠错,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建议:情感目标设定可进一步细化;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零散问题可放在教师点评环节集中展示与讲解,便于加深印象;加强总结,课尾应进一步梳理知识要点、细化操作步骤、提炼应用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王卉老师在17级广告创意与制作班教改公开课) 

  6月4日(星期一)第3节课,农业技术系谢碧秀老师在3305上了教改公开课,教学课题为《果蔬加工技术》课程中的“柑橘罐头加工工艺”。本次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每个环节设计的意图清楚。教师在课前布置任务,学生通过观看柑橘罐头加工视频,提炼柑橘罐头加工工艺流程。课中,教师先抽选两名学生板书流程,检验学习情况,并进行纠错,随后根据流程,围绕柑橘罐头加工中的操作要点精心设计了大量问题引导学生,最后进行总结。教师专业扎实,知识讲解结合生活中的经验,清晰,逻辑性强,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课堂节奏把握较好。建议:能力目标的表述可以再斟酌;可以尝试设计具体、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分组制定包含加工流程、标准等在内的方案,教师点评,指导纠错,这对学生做中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谢碧秀老师在16级食品加工技术专业2班上教改公开课)

  6月7日(星期四)第1节课,师范教育系赵红老师在1502上了教改公开课,教学课题为《心理学》课程中的“气质”。本次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目标具体,以任务为载体驱动教学,任务设计较好。教师在提出“心理学上的气质概念与生活中的气质是否一致?”这一疑问导入新课后,分别围绕气质的概念和四种气质类型及表现创设情境引入任务一(分析六名儿童心理活动特点)和任务二(合理分配班级职务),任务具体,要求明确,学生在任务探究中归纳总结,教师补充。教师针对知识点精心设计提问,在过程中适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就问题分析、思考、表达、辩论,发挥了较好的引导作用,呈现了思辨课堂。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教师注重学生岗位意识的培养,其创设的情境、任务都与小学班主任工作有关,促使学生站在小学教师的角度去分析、思考,这样职业代入感,有利于学生在未来有效对接工作岗位。教师基本功扎实,语言表达逻辑严谨,干净利落,课堂把控有力,教学氛围良好。建议:“动力特征”的四个维度与气质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进一步阐释清楚; 在学生第二个任务完成后,教师的点评总结可以更加全面;教学中可运用课堂派等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赵红老师在17级小学教育专业1班上教改公开课)

  6月7日(星期四)第2节课,文化艺术系范永军老师在1502上了教改公开课,教学课题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范老师以二战相关视频导入新课,引发同学们思考“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在情感上引起同学们共鸣,导入本课教学课题。本课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清楚。教师选用了丰富的图片、视频案例等对“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的阐述,将枯燥的文字用直观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语言平实,真诚,在教学中不断鼓励学生,激发学生,为树立正确的三观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建议:素质目标的表述应注意与能力目标表述的区别;教学中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阐述。

(范永军老师在16食品加工技术专业2班上教改公开课)

  2018年6月8日(星期五)第1节,中职部舒倩苗老师在1502上了教改公开课,课题为《儿童美术(四)》课程的“废旧材料的运用——纸杯”。舒老师以幼儿园实际工作案例创设了小星星幼儿园“玩转纸杯,亲近大自然”主题环创任务,任务载体切合岗位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学生课前思考、讨论六个小主题的环创方案的设计,并在课堂派上留言。课堂上师生通过问答互动交流,明确了用废旧材料进行环创的制作步骤和创作要求。学生小组依据四川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环创类评分标准进行环创制作,分享、交流、评价作品。课堂教学的思路清晰,环节紧凑,讲解清楚,注意渗透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意识。学生活动比较丰富,积极性高,氛围好。建议:本节课的主要方法是以任务驱动教学,制作步骤和创作要求的知识概括,可以在学生交流方案、评价作品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以增强知识的生成性;在学生小组作品的互动评价环节,可以再深入一些,如“作品要具有教育意义”,评价作品不只是要判断是否有教育意义,还应分析有什么样的教育意义,使评价更具体、深入;信息化手段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用。

(舒倩苗老师在17级学前教育专业2班上教改公开课)

  2018年6月8日(星期五)第5节,农业技术系马威老师在3203上了教改公开课,课题为《动物防疫与检疫》课程的“猪宰后检疫”。课前,学生在网上查寻屠宰检疫视频,熟悉课程内容。教师以2018年发生的猪囊尾蚴感染事件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确了宰后检疫的重要性。教师精心编辑了猪宰后检疫的视频,学生观看后,通过讨论、交流、讲解,明白了宰后检疫的程序、方法和注意事项。建议:因本次课较少涉及检疫的具体操作内容,也未实施检疫,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需作修改;猪宰后检疫的视频内容丰富,屠宰与检疫同步进行,步骤多,学生在一次观看后,连续进行程序、方法、注意事项的讨论、讲解,学生的学习难以建立在清晰表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在后面的教学中可以配合使用分段剪辑的视频,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马威老师在16级畜牧兽医专业3班上教改公开课)

  2018年6月8日(星期五)第6节,黄小娇老师在3502上了教改公开课,课题为《兽医基础》课程中的“兽药的配伍禁忌”。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课中引入生产中违背药物配伍禁忌致死的案例,分析联合用药的两个相互作用和分类,然后教师边讲学生边做5个试验,并根据实验得出的现象讲述临床中解决配伍禁忌常采用的6种方法,最后以某医院对药物配伍禁忌的宣传片视频结束教学。整个课堂教师组织实施环节清楚,学生参与验证性试验,兴趣较浓,参与程度较高。建议:教师可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究性实验,指导学生做实验观现象,析现象找办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课前教师可将实验操作的步骤、要求、规范通过平台推送给学生,课中学生实验中,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答疑,收集典型问题集中讲解,避免在学生操作时讲解,达不到好的效果;视频资源要充分考虑在本次课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从而设计其利用的环节和方式。

(黄小娇老师在17级畜牧兽医专业3班教改公开课)

  二、第十五周教改公开课综述
  本周七位教师紧跟课改的步伐,在教改公开课中从教学环节的设计、载体的选择、活动的组织、手段的应用等方面展示了自己的教改成果。
  1.赵红老师以任务驱动教学,其精心设计情境,引入任务,任务紧扣目标,要求明确具体,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中习得知识和技能。
  2.部分教师注重学生岗位意识的培养,赵红、舒倩苗、王卉三位老师在教学中都结合了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或创设情境,或布置任务,促使学生代入角色,有利于学生树立岗位意识,在未来有效对接工作岗位。
  3.部分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视频辅助教学。谢碧秀老师运用视频提炼柑橘罐头加工工艺流程;范永军老师运用视频导入新课;黄小娇老师运用视频总结课堂知识;马威老师运用视频引导学生理解宰后检疫程序。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和发展,信息化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学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教学效果有所提升。然而,作为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新生产物,我们对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去应用改进。信息技术是我们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而辅助教学的手段,它同传统教学手段一样,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弊端,我们应该从“精”字出发,根据教学需求,恰当地选用,并适时、适度地把握好应用的各个环节,使之与传统教学手段紧密配合,相得益彰,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我们要预防在运用信息化手段的过程中忽视教学本身,为信息化而信息化,造成本末倒置,从而偏离教学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另外,在实训课和理实一体课中,学生有很多的实操机会,教师对学生操作的指导尤为重要,但教师在导的过程中要把握时机,可以就学生出现的问题收集集中解决,避免在学生操作时进行讲解,学生不能集中注意力,达不到导的效果。